拉萨地块火山岩系内早—中侏罗世双壳类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

被引:8
作者
裴树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拉萨地块; 早—中侏罗世; 双壳类; 古生物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817.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拉萨以东约100 km 处的下波郎和得中等地, 广泛出露着以火山岩系沉积为主体的叶巴组, 新近从中发现了大量的双壳类化石, 以Kobayashites hemicylindricus Hayami, Propea mussium ( Propeamussium) laeviradiatum ( Waagen) , Pronoella pindiroensis Cox 和Corbicellop sislaevis (Sowerby) 为代表, 共计19 属20 种。双壳类动物群古生物地理面貌同北侧羌塘—印支地块早—中侏罗世双壳类动物群以及欧洲和日本同期双壳类动物群有极大的相似性, 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东亚区、欧洲区以及埃塞俄比亚区的某些特征属, 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不同生物地理区动物群的混生面貌。从生物地理区系的角度来看,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虽然有可能是侏罗纪一度出现的洋盆, 但其张开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不足以导致其南、北两侧产生独立的生物地理区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7+372 +3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