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口—经济耦合与经济发展阶段关联分析

被引:22
作者
吴连霞 [1 ]
赵媛 [1 ,2 ]
管卫华 [1 ]
王玉娟 [1 ,3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3] 盐城工学院土木学院
关键词
人口与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耦合类型; 灰色关联法;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1 ; 020105 ;
摘要
运用灰色关联法建立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人口与经济耦合关联模型,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单元,基于第五次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定量评判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类型及特征,并将其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研究耦合类型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0年江苏省处于工业化初期,各县域大致划分为低水平(14个)、拮抗型(29个)、磨合型(20个)3种类型耦合区;2010年全省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各县域分为拮抗型(40个)、磨合型(11个)和协调型(12个)3种类型耦合区;耦合类型空间分布以长江为界,苏南与苏北两极分化明显,长江以北耦合类型水平较低,长江两岸耦合类型中等,长江以南耦合类型水平较高。从人口与经济发展耦合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间的关联来看,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区域的耦合类型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升级而依次升级,经济发展阶段越高,人口与经济耦合程度越高,其耦合类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则越趋向于协调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 [J].
吴连霞 ;
赵媛 ;
马定国 ;
管卫华 .
地理科学, 2015, 35 (06) :742-748
[2]   黑龙江省人口分布与经济格局协调发展研究 [J].
吴相利 ;
庄海燕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1) :164-169
[3]   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耦合的关联分析 [J].
何海林 ;
涂建军 ;
孙祥龙 ;
王娜 ;
林曦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0) :140-145
[4]   基于ARMA模型的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朱绍华 ;
路紫 .
地理科学, 2014, 34 (01) :32-39
[5]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分析——以珠海市为例 [J].
杨晶 ;
金晶 ;
吴泗宗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5) :105-108+118
[6]   人口迁移承接与珠三角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演变的耦合 [J].
李红锦 ;
李胜会 .
经济地理, 2013, 33 (08) :46-51
[7]   江苏省环境与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基于环境安全视角 [J].
李芳林 ;
臧凤新 ;
赵喜仓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7) :832-837
[8]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J].
齐元静 ;
杨宇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13, 68 (04) :517-531
[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J].
张广海 ;
张华勇 ;
刘佳 .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3, (01) :64-70
[10]   基于不同区域尺度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判断 [J].
杨宇 ;
刘毅 ;
齐元静 .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