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刑事被害人及被害预防

被引:3
作者
童敏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刑事被害人; 被害原因; 被害预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流动人口构成犯罪被害的高危群体,因此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被害预防将对整个社会的犯罪预防和治安状况的好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被害人角度看待流动人口在刑事案件中所处的角色从发,结合被害人学的相关理论和流动人口被害的实证统计,分析流动人口被害原因包括社会原因、环境原因和个人原因的基础上,这样的被害预防对策可能更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论被害预防 [J].
王良顺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541-545
[3]   珠江三角洲刑事犯罪人、被害人的人口特征分析 [J].
徐建华 ;
宋小明 .
南方人口, 2005, (03) :36-43
[4]   我国流动人口潜在被害性及其预防 [J].
黄伟明 ;
齐红玲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 (03) :33-37
[5]   试论“入世”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 [J].
黄京平 ;
石磊 .
法学论坛, 2000, (06) :16-23
[6]  
为了弱者的正义.[M].颜九红; 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
[7]  
犯罪预防理论与实务.[M].李春雷;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当代中国犯罪主体.[M].康树华著;.群众出版社.2005,
[9]  
刑事被害救济理论与实务.[M].莫洪宪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0]  
犯罪学.[M].许章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