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提高次生代谢物产量的方法(综述)

被引:9
作者
任志华
李玲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次生代谢物; 植物细胞培养; 调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1 [植物细胞的离体培养];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介绍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提高次生代谢物产量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利对野葛细胞悬浮培养生产葛根素的影响 [J].
张春荣 ;
李玲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3, (01) :56-57
[2]   发根农杆菌R1000对野葛的遗传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J].
于树宏 ;
李玲 ;
刘传飞 ;
潘瑞炽 .
高技术通讯, 2002, (03) :34-37
[3]   提高植物细胞培养法生产次级代谢物产量的方法 [J].
崔堂兵 ;
郭勇 ;
林炜铁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 (05) :479-482
[4]   发根农杆菌Ri质粒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J].
张辉 ;
于荣敏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0, (04) :306-308
[5]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提高次生代谢物的产量 [J].
于树宏 ;
李玲 ;
何晓明 .
生物学通报, 1998, (07) :42-44
[6]   红豆杉愈伤组织中sinenxans高产细胞系的选择及其培养 [J].
吴蕴祺 ;
朱蔚华 ;
陆俭 ;
胡秋 ;
李新兰 .
中国药学杂志, 1998, (01) :17-20
[7]   高产花色苷玫瑰茄细胞系的筛选 [J].
杜金华 ;
郭勇 .
生物工程学报, 1997, (04) :101-103
[8]   当归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张俊莲,米受恩,栾文举 .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11) :8-10
[9]  
植物生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潘瑞炽主编, 2004
[10]  
植物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周维燕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