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环流指数的最大熵谱分析

被引:3
作者
曹鸿兴
陈国范
不详
机构
[1]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周期长度; 差分; 优势周期; 出现次数; 衰分; 指数循环; 主周期; 分析(数学); 谱分析; 距平值; 日际; 太阳黑子数; 平均长度; 环流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最大熵方法对1956—1977年逐日500毫巴亚洲环流指数分别按年和季进行了谱分析。结果指出:指数循环是一种可变周期,周期长度从2周至9周不等,但优势周期处在4周至6周。多年平均值的主周期为32天,次周期为17天。指数变化速率的优势周期处在11—15天,主周期平均长度为13天。周期的季节性差异并不明显,其长年变化呈现出5—6年的阶段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介绍最大熵谱估计 [J].
罗乔林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80, (01) :74-80
[2]   旋转大气中运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旋转适应过程 [J].
曾庆存 .
中国科学, 1979, (10) :986-995
[3]   气象历史序列的最大熵谱分析 [J].
曹鸿兴 ;
罗乔林 .
科学通报, 1979, (08) :351-355
[4]   最大熵谱的优良特性和预报误差过滤系数阶数的确定 [J].
缪锦海 .
气象学报, 1979, (04) :1-9
[5]   亚洲500毫巴月平均环流指数(1939—1962年)的谱分析 [J].
李小泉 ;
瞿栋根 .
气象学报, 1964, (02) :127-134
[6]  
春季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的预报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室 著,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