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15
作者
杨冰
宋晓玲
黄倢
史成银
刘莉
刘庆慧
宋微波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5.4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病是国际兽疫局(OIE)划定的甲壳类其他重要疾病之一,它分布较广,危害严重,对世界对虾养殖业发展影响重大。本文根据Genbank登录的IHHNV基因序列(AF218266),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纯化的IHHNV DNA和感染IHHNV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组织DNA中成功地扩增出产物大小为703bp的DNA片段,该对引物对IHHNV DNA的检测灵敏度为19. 85fg(8. 83×103 病毒拷贝),与健康对虾组织DNA、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DNA及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 DNA无交叉反应。本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出对虾感染和携带IHHNV状况,为对虾健康养殖、无特定病原(SPF)种群选育及流行病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杨冰
    黄倢
    宋晓玲
    史成银
    刘莉
    刘庆慧
    [J].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2) : 95 - 98
  • [2] 应用PCR和RT-PCR技术对4种对虾病毒的检测
    史成银
    黄倢
    杨冰
    宋晓玲
    徐怀恕
    [J].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1) : 1 - 5
  • [3]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从凡纳对虾中检出传染性皮下组织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刘荭
    高隆英
    史秀杰
    江育林
    [J]. 水产学报, 2002, (02) : 185 - 188
  • [4] 检测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的PCR方法的建立
    徐洪涛
    朴春爱
    王雷
    朱俊萍
    董杰
    王长安
    相建海
    金奇
    侯云德
    [J]. 病毒学报, 1999, (04) : 354 - 359
  • [5] PCR法检测对虾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
    夏春
    黄捷
    [J]. 微生物学报, 1999, (02) : 79 - 81
  • [6] 中国对虾卵细胞中病毒的初步研究
    张进兴
    孙修勤
    [J]. 黄渤海海洋, 1997, (01) : 48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