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各油区油气储产比分析和对发展战略的启示

被引:14
作者
张抗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储产比; 油气形势; 战术和战略接替; 低品位油气; 非常规油气; 新区新领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储产比是当年剩余储量与产量的比值,他的变化是油气生产形势的反映。对21世纪以来全国和各大产区石油和天然气储产比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油气发展态势。认为经过约30年的努力,油气勘探开发的第二次战略展开已基本完成,实现了油气并举的战略意图,各产区间发展趋于平衡,建成了新的油气工业基地。实践表明,老油区的挖潜是油气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向低品位、乃至非常规油气开拓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中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方向。但近年储产量增速明显降低、储产比减小、开发较早油田出现某些老化现象,迫切需要在深化老油田(区)挖潜的同时及早准备开展新一轮的战略接替,开拓新领域和新产区。在发展战略上应注意:(1)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并举。在常规油气范畴内投资的排序是:老油气田已开发储量的增储上产、未动用储量的开发、新油气田和产区的开拓,但应保障足够的风险探井的实施。在非常规油气中要促进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的开发。(2)继续开拓陆上深层、探索海上中生界等海相油气新领域。(3)大力推进对已经证明有含油气远景的新产区开拓,如西藏高原保存条件较好的羌塘等地块的海相层和以班公湖—怒江为代表的以陆相为主体的裂谷带,北方除华北、塔里木等地块以外地区以海相为主体的上古生界、南海大陆架以外的深—超深水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M].张抗等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2]  
油气田生命周期和战术战略接替.[M].张抗著;.地质出版社.2000,
[3]  
中国油气勘探.[M].邱中建;龚再升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查与发现.[M].《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查与发现》编辑部编;吕华主编;.地质出版社.1992,
[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S].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行业标准-地质.2005,
[6]   中外近期油气储采比变化态势及其意义 [J].
张抗 ;
卢泉杰 .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 (01) :17-23
[7]   油气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途径 [J].
张抗 .
中外能源, 2014, 19 (12) :1-8
[8]   中国石油“十一五”以来油气勘探成果、地质新认识与技术进展 [J].
何海清 ;
李建忠 .
中国石油勘探, 2014, 19 (06) :1-13
[9]   元坝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特征和形成机理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赵培荣 .
石油学报, 2014, 35 (06) :1001-1011
[10]   中国未开发石油储量分析和对策 [J].
张抗 ;
门相勇 .
中国石油勘探, 2014, 19 (05)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