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壤氮素不同流失形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3
作者
韩建刚
李占斌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院校区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紫色土; 硝态氮; 铵态氮; 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氮素流失形式及其量化研究是农业小流域氮素管理及流失过程模拟的核心内容之一,以紫色土区3个具有不同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典型农业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区域土壤氮素在降雨侵蚀过程中流失的主要形式。结果表明,紫色土区土壤氮素以硝态氮为主要流失形式,其流失浓度一般占硝态氮和铵态氮总浓度的80%以上,农田利用为主流域的则高达90%以上。氮素流失的平均浓度因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而显著不同,农田的一般为(5.36±2.13)mg/L,而非农田利用的变化在1.70~3.15mg/L之间。农田硝态氮的精确管理应作为减控流域土壤氮素非点源流失的关键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特征——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 [J].
陈克亮 ;
方琳 ;
朱波 ;
杨学春 ;
李庆召 .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S1) :116-121
[2]   氮素在紫色土中的移动和淋失研究 [J].
余贵芬 ;
毛知耘 ;
石孝均 ;
刘洪斌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