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机制、支配结构与收入分配:中国转型社会的阶层结构

被引:45
作者
刘欣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阶层结构; 阶层框架; 收入不平等; 潜类分析;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8.01.005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与嵌入行政权威结构中的经济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相适应,行政协调和市场协调是中国转型社会的两种主要协调机制,分别表现为权威型和市场型支配关系。此两类支配关系同时也是经济利益分配关系。阶层地位由支配关系和分配关系所界定。按支配关系和分配关系所规定的支配权大小,本文构建了由16个阶层位置、7个阶层构成的框架,它是支配二元性和权益双重性的。对CGSS2010资料的潜类分析显示,该框架有较强的经验适用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支配阶层的比重更高,新老中产阶层的比重也不低;但工人的比重相对较低,农民的比重远高之。从阶层结构来看,中国东部地区呈橄榄型、中西部地区呈圭字型、总体呈圭字型。该框架能有效解释收入不平等,支持了阶层间存在分配关系的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15+244 +244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以混合经济为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J].
杨瑞龙 .
改革, 2014, (05) :19-22
[2]   权威阶层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的分析 [J].
李路路 ;
秦广强 ;
陈建伟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6) :46-76+242
[3]   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 [J].
林宗弘 ;
吴晓刚 .
社会, 2010, 30 (06) :1-40
[4]   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
张翼 .
社会, 2008, (02) :1-19+220
[5]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 [J].
张翼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2) :117-131+207
[6]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 [J].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07, (06) :1-14+242
[7]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 [J].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05, (05) :1-25+243
[8]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 [J].
刘欣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4) :101-114+207
[9]   社会分层结构:机制变革与阶层相互关系 [J].
李路路 .
江苏社会科学, 2004, (01) :11-18
[10]  
收入分配经济学.[M].权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