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源性感染致病菌属、种用PCR-RFLP及PCR-SSCP技术鉴定探讨

被引:5
作者
洪帮兴
江丽芳
胡玉山
方丹云
陶剑平
晏辉钧
机构
[1]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23S r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单链构象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食源性感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邛艮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属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细菌23S rDNA基因作为鉴别细菌属的靶基因,通过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和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分析和SSCP分析。【结果】运用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出13 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23S rDNA基因HpaⅡ酶切产物的RFLP分析表明,不同种属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RFLP图谱,利于进行细菌属的鉴定。不同种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SSCP图谱变异性更大,不利于进行种属间鉴别。对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的23S rDNA基因扩增产物的RFLP和SSCP分析表明,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表现出相似的RFLP图谱。SSCP图谱的变异性较大,这有利于进行血清型间鉴别甚至株间的鉴别。【结论】PCR-RFLP和PCR-SSCP具有应用于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种、属鉴别诊断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23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在细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洪帮兴
    江丽芳
    胡玉山
    方丹云
    郭辉玉
    [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4, (03) : 81 - 84
  • [2]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卢圣栋主编, 1999
  • [3] Effect of primers hybridizating to different evolulionarily conserved regions of the small-subunit rRNA gene in PCR-based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es and genetic pro-filing. Schmalenberger A,Schwieger F,Tebbe CC.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2001
  • [4] Characterization of Salmonella serovars by 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 Nair S, Lin TK, Pang T,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