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和曝气对水生植物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物质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胡绵好 [1 ]
奥岩松 [2 ]
朱建坤 [3 ]
杨肖娥 [1 ]
机构
[1] 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3] 绍兴市汤浦水库管理局
关键词
富营养华水体; 水生植物; 曝气; pH;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4.004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植物浮床系统,通过室内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pH和曝气对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pH处理6 d后,植物系统在pH8.9下对TN,CODMn,BOD5的去除效果最好,TP的去除效果在pH6.7下最好,Chla的去除效果在pH5.0下最好。然而,无植物系统中,TN,TP的去除效果在pH8.9下最好,BOD5的去除效果在pH6.7下最好,CODMn,Chla的去除效果在pH5.0下最好。有无植物系统中,曝气处理6 d后对TN影响很大,但去除率明显小于不曝气处理(P<0.001),除在豆瓣菜系统中,曝气还对CODMn去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TP和Chla的去除无影响。本试验结果还表明,植物修复系统和无植物系统中,不同pH处理下,水体中NH4-N,NO3-N,NO2-N的去除效果均在pH8.9处理下最好,且在pH8.9+曝气联合作用下水体中NH4-N,NO3-N,NO2-N的去除率也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生活污水浊度与化学需氧量的关系 [J].
张红 ;
施永生 ;
孙娜 .
工业水处理, 2007, (03) :44-45
[2]   水培经济植物对污水中磷的吸收利用及去除效果 [J].
徐晓锋 ;
史龙新 ;
许海 ;
杨林章 .
生态学杂志, 2006, (04) :383-388
[3]   水体pH和曝气方式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J].
刘春光 ;
金相灿 ;
孙凌 ;
钟远 ;
孙红文 ;
戴树桂 ;
庄源益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3) :161-163
[4]   pH与三峡库区底泥氮磷释放关系的试验 [J].
付春平 ;
钟成华 ;
邓春光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0) :125-127
[5]   沉水植物重建对富营养水体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 [J].
吴振斌 ;
邱东茹 ;
贺锋 ;
付贵萍 ;
成水平 ;
马剑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1351-1353
[6]   低温季节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J].
童昌华 ;
杨肖娥 ;
濮培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59-162
[7]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水质净化作用研究 [J].
吴振斌 ;
邱东茹 ;
贺锋 ;
刘保元 ;
邓家齐 ;
詹发萃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 (04) :299-303
[8]   多藻浅水体中pH值和溶解氧协同周期性变化初探 [J].
王庆安 ;
黄时达 ;
孙铁珩 .
四川环境, 2001, (02) :4-7+29
[9]   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中植物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J].
葛滢 ;
王晓月 ;
常杰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6) :690-692
[10]   石菖蒲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 [J].
何池全 ;
赵魁义 ;
叶居新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99, (01)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