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老万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杨元根
刘世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贵州贵阳
关键词
红土化; 成矿物质来源;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2003.04.014
中图分类号
P618.5 [贵重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硅酸盐成分研究表明老万场红土化过程经历了粘土化、铝土矿化、铁化三种化学风化作用;风化中化学蚀变较强,K2O、Na2O、CaO相对于Al2O3的淋失量很高。在红土剖面上成矿元素的含量变化很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红土化过程中,Au、As的富集与脱硅富铝化程度关系不大,而与铁的富集有明显的关系;Au、As的富集与相对还原的环境有关,而Sb则在相对氧化的环境中易于聚集。可能反映了红土剖面中潜水面下部附近相对还原的环境Au、As易于富集。大厂层样品和老万场红土剖面样品在成矿元素(Au、As、Sb)含量、稀土元素含量、轻重稀土比值、配分曲线上以及微量元素特征包括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上的较大差异,显示了红土层的发育与大厂层岩石有较大的差别,暗示它们物质来源上的一定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64 / 3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黔西南老万场红色粘土型金矿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J].
杨竹森 ;
高振敏 ;
罗泰义 ;
李红阳 ;
饶文波 .
矿物学报, 2001, (02) :239-245
[2]   贵州“红土型”金矿成因类型新说 [J].
冯学仕 .
黄金地质, 2000, (02) :26-31
[3]   老万场红土型金矿成矿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 [J].
陈履安 .
贵州地质, 2000, (01) :18-26
[4]   贵州红土型金矿的成矿与找矿附视频 [J].
刘幼平 .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1999, (06) :353-358
[5]   中国红土型金矿类型、成因和找矿 [J].
刘国平 ;
汪东波 ;
徐勇 .
地质与勘探, 1999, (03) :14-16
[6]   贵州西南部红土型金矿成矿背景及其控制因素 [J].
王砚耕 .
贵州地质, 1998, (04) :299-304
[7]   红土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评价标志 [J].
陈大经 ;
杨明寿 .
矿产与地质, 1996, (02) :2-9
[8]   南盘江地区浅层地壳结构与金矿分布模式 [J].
王砚耕,王立亭,张明发,汪隆六 .
贵州地质, 1995, (02) :91-183
[9]  
滇黔地区主要类型金矿的成矿与找矿[M]. 地质出版社 , 高振敏等著, 2002
[10]  
贵州西南部红土型金矿[M]. 贵州科技出版社 , 王砚耕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