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40
作者
樊杰 [1 ,2 ]
徐勇 [1 ,2 ]
王传胜 [1 ,2 ]
牛亚菲 [1 ,2 ]
陈东 [1 ,2 ]
孙威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西藏; 人类活动; 生态环境; 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1012 ; 0713 ;
摘要
西藏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脆弱、文化特色鲜明,其人类活动及其生态环境影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从人类活动的总量、结构和过程的角度,分析了近半个世纪以来西藏人类活动及生态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西藏社会经济总规模较小,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发展水平依然偏低;城镇化及农牧业、旅游和交通发展是构成西藏人类活动的主体,人类活动生态环境效应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显著.阶段性表现为,1990年以前人类活动总体规模较小,GDP总量不超过20亿元,城镇化率17%以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1990~2000年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负效应同步发生且增强,单位第二产业产值的废水排放和人均的生活污水排放分别达到467.9 t/万元和16.3 t/人的历史最高值;2000年后人类活动规模加大,但人类活动方式的调整,促使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方向转型.地域性表现为"点、线、面"的影响格局,城镇化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呈现为"点状"集聚,旅游业和交通业使生态环境问题"由点到线(带)"扩散,而农牧业则呈现"面状"影响.总体而言,近半个世纪以来西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有限,2000年以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基本得到遏制,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057 / 30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青藏铁路路域高寒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J].
赵燕洲 ;
薛春晓 ;
杨印海 .
铁道工程学报, 2013, 30 (07) :90-94
[2]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J].
步青松 ;
董贵奇 ;
何财松 ;
李德良 .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3, (03) :111-115
[3]   拉鲁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J].
张程 ;
张潇潇 ;
朱国宇 ;
黄川友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 19 (02) :35-36
[4]   西藏人口与生态保护问题分析 [J].
洁安娜姆 .
西藏科技, 2012, (10) :17-21
[5]   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 [J].
加央旦培 ;
杨改河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 (02) :225-231
[6]   西藏湿地保护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 [J].
李矿明 ;
宗嘎 ;
汤晓珍 ;
桑培旺杰 ;
徐志高 ;
次旦卓嘎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0, 29 (04) :64-67
[7]  
Discussion on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Tibet[J]. FAN Jie, WANG Hongyuan, CHEN Dong, ZHANG Wenzhong, WANG Chuanshe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0(03)
[8]   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发展探讨 [J].
尚占环 ;
姬秋梅 ;
多吉顿珠 ;
后源 ;
郭旭生 ;
丁路明 ;
龙瑞军 .
草业科学, 2009, (08) :141-146
[10]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段沿线植被及其变化 [J].
孔亚平 ;
陈济丁 ;
辛有俊 .
公路, 2008, (03) :17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