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对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徐嘉兴 [1 ,2 ]
李钢 [2 ,3 ]
余嘉琦 [2 ]
赵华 [2 ]
尹鹏程 [3 ]
胡文敏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2]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3]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复垦; 煤矿;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生命周期; 突变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揭示煤炭资源开采对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以徐州沛北矿区为例,应用GIS、景观生态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探讨了煤炭开采对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994—2014年间沛北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显著,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减少,工矿建设用地和塌陷水体持续增加;景观呈破碎化和均匀化趋势,景观分形特征趋于简单化和规则化。进一步对景观指数突变检验分析可知,耕地最大斑块指数和集聚度指数分别在1999年和2001年出现突变点;塌陷水体的最大斑块指数自1995年起持续上升,而集聚度指数呈显著上升—变化不显著—显著上升的趋势。煤炭持续大规模开采导致地面塌陷、积水,耕地损毁以及快速城镇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矿区土地复垦,耕地、水体面积增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小,对塌陷地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研究结果对矿区土地复垦和受损生态景观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基于GM(1,1)模型的沉陷观测数据处理
    成枢
    李强
    孙超
    [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29 (05) : 21 - 24
  • [2] 黄土区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时空转换特征
    曹银贵
    张笑然
    白中科
    周伟
    陈晓辉
    孙琦
    丁翔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7) : 238 - 246
  • [3] 基于生命周期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预测方法——以湖南省金井镇为例[J]. 季翔,刘黎明,李洪庆.应用生态学报. 2014(11)
  • [4] 1963-2009年金塔绿洲变化对绿洲景观格局的影响
    巩杰
    谢余初
    高彦净
    孙朋
    钱大文
    [J]. 生态学报, 2015, 35 (03) : 603 - 612
  • [5]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刘纪远
    匡文慧
    张增祥
    徐新良
    秦元伟
    宁佳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吴世新
    史学正
    江南
    于东升
    潘贤章
    迟文峰
    [J].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 3 - 14
  • [6] 红门川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赵阳
    余新晓
    贾剑波
    刘旭辉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9) : 239 - 248
  • [7] 矿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动态变化
    徐嘉兴
    李钢
    陈国良
    赵华
    [J]. 煤炭学报, 2013, 38(S1) (S1) : 180 - 185
  • [8] 试论井工煤矿边开采边复垦技术
    胡振琪
    肖武
    王培俊
    赵艳玲
    [J]. 煤炭学报, 2013, 38 (02) : 301 - 307
  • [9] 基于Sen+Mann-Kendall的北京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王佃来
    刘文萍
    黄心渊
    [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13, (05) : 13 - 17
  • [10]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矿区土地利用演变驱动力分析
    徐嘉兴
    李钢
    陈国良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0) : 247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