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捕捉:国家象征认同困境的政治现象学分析

被引:27
作者
王海洲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家象征; 认同; 想象; 政治现象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 [国家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方兴未艾的政治现象学为政治学的传统方法库增添了新装备。运用此方法,国家象征的本质可被把握为主体的"想象",后者在前者生成和作用的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影响。普遍存在于现代国家中的"想象力的贫乏"的状况,已经对国家象征有效地服务于国家认同构建产生严重威胁。这种贫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难以遴选出与国家相匹配的象征物;第二,国家象征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形象模糊不清;第三,国家象征依靠政治社会中的各种符号系统表达意义时遭到多方破坏。困境的解决有赖于提高想象力的捕捉效能的一系列方式,包括提高国家与其象征物之间的透明度,为强化主体的捕捉欲望而对其施加更大压力,以及刺激和深化主体对国家的认知与情感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5+126 +1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象征的三元结构及其内在逻辑——对象征结构经典模式理论的反思 [J].
王海洲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6, 53 (06) :147-153+157
[2]   国家形象塑造的象征政治学阐释 [J].
王海洲 .
南京社会科学, 2016, (10) :63-70
[3]   政治共识的话语藩篱:从霸权独白到无责漫谈 [J].
王海洲 .
江海学刊, 2009, (02) :5-10
[4]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15,
[5]  
哲学与现象学.[M].马克思·舍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倪梁康.商务印书馆.2016,
[7]  
现象学的方法.[M].胡塞尔.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8]  
从文本到行动.[M].利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9]  
人论.[M].(德) 卡西尔 (Cassirer;E.)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10]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M].舒茨.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