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hs-CRP和MMP-9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刘滋源
机构
[1] 高密市市立医院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讨炎性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中的作用及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机制。方法将4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予溶栓、抗凝治疗,并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疗程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对两指标的关系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MMP-9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和MMP-9呈正相关,P<0.05(r=0.457)。结论 hs-CRP和MMP-9可能协同参与ACS发病过程;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起稳定动脉粥样斑块、防止斑块破裂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炎作用研究 [J].
李海苗 ;
袁明远 ;
吴朝晖 .
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07) :697-698
[2]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及sICAM-1的影响 [J].
张承俊 ;
朱兴雷 .
中国医师杂志, 2006, (05) :707-708
[3]   他汀类药物抗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J].
赵水平 .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40) :16-18
[4]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几种炎症因子的影响 [J].
朱建华 ;
邱立红 ;
张必祺 ;
孙坚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11) :15-19
[5]  
内科学[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叶任高等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