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海石油地质工作的重要进展看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新生代盆地的构造演化——一种海沟向洋后退的残余弧后盆地的演化模式

被引:6
作者
孙肇才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江苏无锡
关键词
大陆边缘; A型及B型俯冲; 岛弧向洋后退; 残余弧后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2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中国所在的亚洲,是全球地质结构最复杂的一个洲。这里不仅有若干小地块与巍峨造山带形成的镶嵌组合,还有以沟、弧、盆并行发育的长达近20000km的现代大陆边缘。中国地质学家,以黄汲清、朱夏院士作代表,先后以"多旋回"、"3个构造域"(古亚洲、滨太平洋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和"东西两条锋线"等简明的概括,对中国地质构造以大陆内部为主的内涵,进行了深邃的阐述。在他们的影响之下,力图以简介东海石油地质进展为契机,在"海沟向洋后退和残余弧后盆地"思想下,对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及盆地发生规律,作一个尝试性的探讨,并以此来纪念黄汲清院士诞辰100周年。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陆岩石圈在张裂和分离时的变形模式 [J].
姚伯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3) :59-67
[2]  
地学革命风云录[M]. 地质出版社 , (美)许靖华著, 1985
[3]  
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朱夏编著, 1986
[4]  
油气盆地研究新进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编, 2002
[5]  
板内形变与晚期成藏[M]. 地质出版社[孙肇才著], 2003
[6]   平湖油气田油气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J].
陈桂华 ;
李友川 ;
付宁 ;
胡根成 ;
吴伟力 ;
陈明 ;
高伟义 ;
章海鹰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3) :17-22
[8]   中国油气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J].
孙肇才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1, (03)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