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被引:62
作者
傅涛
倪九派
魏朝富
谢德体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
关键词
坡耕地; 土壤侵蚀机理; 防治措施;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1.03.032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论述了坡耕地土壤侵蚀的机理、研究方法及防治措施 ,分析了坡耕地泥沙、径流、养分流失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认为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 ,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研究多偏重于坡面水土流失特征的描述和控制坡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等 ,研究方法以定性和统计分析为主 ,在坡耕地水土流失机理、养分流失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坡面流失定量预测模型以及控制措施与坡面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还需作更深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聚丙烯酰胺防治坡地土壤侵蚀的室内模拟试验 [J].
夏海江 ;
杜尧东 ;
孟维忠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3) :14-17+83
[2]   三峡库区坡面农林复合结构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J].
黄闰泉 ;
刘贵开 ;
袁传武 ;
潘磊 ;
夏剑萍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3) :41-45
[3]   坡地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养分时间过程初步研究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藤元新 ;
张光远 ;
蔡崇法 ;
王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3) :46-51
[4]   国外坡面径流分离土壤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J].
张光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3) :112-115
[5]   景观格局与土壤养分流动 [J].
孟庆华 ;
傅伯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3) :116-121
[6]   长武黄土沟壑区不同下垫面条件农田产流产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J].
宋孝玉 ;
康绍忠 ;
史文娟 ;
胡笑涛 ;
梁银丽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2) :28-30+49
[7]   应用USLE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IDRISI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J].
蔡崇法 ;
丁树文 ;
史志华 ;
黄丽 ;
张光远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2) :19-24
[8]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平梯田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J].
焦菊英 ;
王万中 ;
李靖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3) :59-63
[9]   坡地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对表土养分流失影响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张光远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2) :24-30
[10]   黄土残塬区人工降雨条件下坡耕地水蚀研究——Ⅲ.坡耕地小麦休闲期秸秆覆盖的防蚀效应 [J].
王治国 ;
肖娟 ;
魏忠义 ;
胡振华 ;
赵改玲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2)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