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泥岩热解资料预测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带

被引:12
作者
孟元林 [1 ]
修洪文 [1 ,2 ]
孟凡晋 [1 ]
殷秀兰 [3 ]
王志国 [2 ]
黄文彪 [1 ]
姜文亚 [1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关键词
泥岩; 热解; 有机酸; 次生孔隙发育带; 地球化学录井; 深层; 辽河西部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应用泥岩热解资料预测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深度,进行了泥岩热解与有机酸测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泥岩热解S3(S3为岩石热解P3峰,代表有机二氧化碳的总含量)与剩余总有机酸含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所得到的经验公式和泥岩热解资料,计算了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泥岩的剩余总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单井泥岩剩余总有机酸含量与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带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有机酸的高值带对应于次生孔隙发育带;当深层泥岩中剩余有机酸的含量低于50μg/g时,次生孔隙发育带逐渐消失;该地区泥岩有机酸含量大于50μg/g对应的深度范围为1500~3850m,就是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深度范围。采用该方法预测的深层(埋深超过3500m)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带的下限深度,可以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137 +137-1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储层特征 [J].
王成 ;
马明侠 ;
张民志 ;
邵红梅 ;
洪淑新 ;
刘杰 ;
李茹 .
天然气工业, 2006, (06) :25-28+155
[2]   渤海湾盆地西部凹陷南段成岩相分析与优质储层预测 [J].
孟元林 ;
高建军 ;
刘德来 ;
牛嘉玉 ;
孙洪斌 ;
周玥 ;
鞠俊成 ;
王粤川 .
沉积学报, 2006, (02) :185-192
[3]   苏里格气田储层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 [J].
刘成林 ;
朱筱敏 ;
曾庆猛 .
天然气工业, 2005, (11) :1-3+143
[4]   松辽盆地升平地区深层成岩作用数值模拟与次生孔隙带预测 [J].
肖丽华 ;
孟元林 ;
侯创业 ;
李杰 ;
马文杰 ;
王雪松 ;
杨俊生 .
地质论评, 2003, (05) :544-551
[5]   中国油气储层地质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J].
罗平 ;
裘怿楠 ;
贾爱林 ;
王雪松 .
沉积学报, 2003, (01) :142-147
[6]   煤和干酪根中低碳数有机酸的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及应用 [J].
王汇彤 ;
应凤祥 ;
游建昌 ;
徐冠军 ;
罗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66-68
[7]   地化录井油气层判别模型及其在科尔沁油田的应用 [J].
孟元林 ;
肖丽华 ;
张庆昌 ;
侯创业 ;
李太浩 ;
郝翠娟 ;
张崇刚 ;
李戈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1) :74-76+89
[8]   地化录井中一种新的生、排烃量计算方法 [J].
肖丽华 ;
孟元林 ;
高大岭 ;
郝翠绢 ;
李宏 ;
侯创业 .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1) :98-102
[9]   地层干酪根有机酸与储层次生孔隙的关系 [J].
朱抱荃,程中第,应凤祥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2) :206-215
[10]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数值模拟.[M].应凤祥;罗平;何东博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