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泌阳凹陷东南部核桃园组近岸水下扇与扇三角洲沉积特征比较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29
作者:
董艳蕾
[1
,2
]
朱筱敏
[1
,2
]
耿晓洁
[3
]
王波
[4
]
王珩
[1
,2
]
江强
[1
,2
]
郭雷
[1
,2
]
韦敏鹏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4]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扇三角洲;
砂砾岩体;
构造控制作用;
核桃园组;
泌阳凹陷;
南襄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发育大量的砂砾岩体。这些砂砾岩体与鼻状构造配置形成该凹陷重要的油气藏。但是,前人对砂砾岩体成因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争论集中于砂体成因是扇三角洲成因还是近岸水下扇成因。为了明确砂砾岩体的成因及平面展布,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对比的方法,从沉积相发育背景、沉积亚相及微相划分、钻测井特征、岩心特征、粒度分布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6个方面,对这两种相类型进行了总结对比,并对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大断裂的活动造成的断层陡缓程度的差别对工区砂体成因类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断层较缓(55°75°)的西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而在断层较陡(75°90°)的东部地区,则发育近岸水下扇。在地震剖面上,早期断层比较陡,易沉积近岸水下扇;晚期断层比较缓,易沉积扇三角洲。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