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

被引:68
作者
徐侠 [1 ]
陈月琴 [1 ]
汪家社 [2 ]
方燕鸿 [2 ]
权伟 [1 ]
阮宏华 [1 ]
徐自坤 [2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2]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海拔梯度; 高山草甸; 有效碳; 连续熏蒸-培养法;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125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连续熏蒸-培养法,测定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代表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以及高山草甸土壤中有效碳含量,分析了土壤有效碳(LOC)与微生物量碳(MBC)、土壤总有机碳(TOC)、细根生物量(FRB)和土壤全氮(TN)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碳占总有机碳的3.40%~7.46%;微生物量碳只是土壤有效碳中的一部分,占土壤有效碳26.87%~80.38%;不同林分土壤有效碳含量随海拔增高而显著增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效碳与微生物量碳、土壤总有机碳、细根生物量、土壤全氮之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高海拔土壤有效碳含量显著高于低海拔土壤.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苏南丘陵地区栓皮栎次生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有效碳 [J].
陈月琴 ;
徐侠 ;
阮宏华 ;
王国兵 ;
栾以玲 .
生态学杂志, 2007, (12) :2028-2034
[2]   长期重金属胁迫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和种群的影响 [J].
张彦 ;
张惠文 ;
苏振成 ;
张成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7) :1491-1497
[3]   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冯宗炜 ;
黄宇 .
生态学报, 2005, (03) :513-519
[4]   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 [J].
姜培坤 .
林业科学, 2005, (01) :10-13
[5]   土壤活性有机碳库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J].
杨丽霞 ;
潘剑君 .
土壤通报, 2004, (04) :502-506
[6]   土壤活性有机质(碳)的内涵和现代分析方法概述 [J].
王晶 ;
解宏图 ;
朱平 ;
李晓云 .
生态学杂志, 2003, (06) :109-112
[7]   江苏下蜀林区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J].
俞元春 ;
李淑芬 .
土壤, 2003, (05) :424-428
[8]  
Estimating 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and potential turnover rates using a sequential fumigation–incubation procedure[J] . X.M. Zou,H.H. Ruan,Y. Fu,X.D. Yang,L.Q. Sha.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5 (10)
[9]   Response of major soil decomposers to landslide disturbance in a Puerto Rican rainforest [J].
Li, YQ ;
Ruan, HH ;
Zou, XM ;
Myster, RW .
SOIL SCIENCE, 2005, 170 (03) :202-211
[10]  
Asynchronous fluctuation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plant litterfall in a tropical wet forest[J] . H.H. Ruan,X.M. Zou,F.N. Scatena,J.K. Zimmerman.Plant and Soil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