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形态分析法对EDTA萃取前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秦普丰 [1 ]
廖柏寒 [2 ]
雷鸣 [1 ]
曾清如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晶博国际学院
关键词
EDTA; 重金属; 污染土壤; Leleyter法; Tessier法; 生物可利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集2种重金属污染土壤,运用Tessier和Leleyter2种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Pb、Cd、Cu和Zn的形态及其分布,研究了EDTA萃取前后土壤重金属Pb、Cd、Cu和Zn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EDTA能有效地萃取土壤中重金属,在一定浓度条件下,EDTA溶液对Pb、Cd和Cu的萃取能力比其对Zn的强。EDTA萃取前,2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态含量及其百分比都较低,而其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的含量及其百分比都较高。萃取后,2种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态含量和百分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其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的含量有所减少。EDTA促进了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的重金属向生物可利用态转变。Leleyter连续提取法在评价生物潜在利用态重金属方面较Tessier连续提取法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22 / 7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J].
王学锋 ;
杨艳琴 .
化工环保, 2004, (01) :24-28
[2]   EDTA溶液萃取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及其回收技术 [J].
曾清如 ;
廖柏寒 ;
杨仁斌 ;
William H.Hendershot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6) :38-42
[3]   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J].
何孟常 ;
云影 .
环境化学, 2003, (02) :126-130
[4]   紫色土外源锌、镉形态的生物有效性 [J].
朱波 ;
青长乐 ;
牟树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55-558
[5]   形态分析与生物可给性 [J].
单孝全 ;
王仲文 .
分析试验室, 2001, (06) :103-108
[6]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J].
尚爱安 ;
刘玉荣 ;
梁重山 ;
党志 .
土壤, 2000, (06) :294-300+314
[7]  
铜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调控研究Ⅱ.根际土壤铜的有机活化效应[J]. 吴龙华,骆永明,卢蓉晖,黄焕忠.土壤. 2000(02)
[8]   铅锌矿自然扩散晕内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防治技术 [J].
曾清如 ;
周细红 ;
铁柏清 ;
杨仁斌 .
农村生态环境, 1997, (01) :13-16
[9]   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毒性及生物有效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刘清 ;
王子健 ;
汤鸿霄 .
环境科学, 1996, (01) :89-92
[10]   连续提取法区分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的研究及其应用 [J].
邵孝侯 ;
邢光熹 ;
侯文华 .
土壤学进展, 1994, 22 (03) :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