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信息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15
作者
林为民
余勇
梁云
韩海韵
机构
[1]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关键词
全球能源互联网; 智能电网; 信息通信; 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D O I
10.14171/j.2095-5944.sg.2015.12.002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TP393.4 [国际互联网];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081201 ; 1201 ;
摘要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智能终端设备的接入,信息的获取方法、存储形态、传输渠道和处理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信息通信技术支撑电网业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通信支撑技术展开讨论,首先提出能源互联网的信息通信架构,然后重点介绍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感知控制、通信传输、数据集成、信息处理、安全保障等技术,最后讨论能源交易、节能环保、数据服务等典型能源互联网业务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97 / 11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 schemes with constant-size ciphertexts.[J]..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2011,
[2]  
全球能源互联网.[M].刘振亚.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3]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M].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组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4]  
智能电网技术.[M].刘振亚; 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5]  
能源百科全书.[M].(美)帕克(Parker;SybilP.)主编;程惠尔等译;.科学出版社.1992,
[6]   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研究综述 [J].
王继业 ;
孟坤 ;
曹军威 ;
程志华 ;
高灵超 ;
林闯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 (05) :1109-1126
[7]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
[8]   面向云存储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取 [J].
谢华成 ;
陈向东 .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07) :1924-1928+1942
[9]   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 [J].
沈昌祥 ;
张焕国 ;
王怀民 ;
王戟 ;
赵波 ;
严飞 ;
余发江 ;
张立强 ;
徐明迪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0, 40 (02) :139-166
[10]   智能电网——未来电网的发展态势 [J].
胡学浩 .
电网技术, 2009, 3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