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增压定量评价新方法

被引:15
作者
张凤奇 [1 ,2 ]
王震亮 [1 ]
宋岩 [3 ]
赵孟军 [3 ]
柳少波 [3 ]
方世虎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库车坳陷; 构造挤压; 定量评价; 新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依据构造压实作用机制,对真实地层条件下构造挤压增压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库车坳陷主要构造带封闭系数的评价和喜马拉雅晚期最大主应力的分布模拟,对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及其贡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挤压增压幅度及其贡献在克拉苏地区最大,增压幅度为10~13 MPa,增压贡献为25%~30%;克深地区、东秋地区次之,增压幅度为6~10 MPa,增压贡献为12%~25%;大北地区、迪那地区增压幅度较小,普遍小于3 MPa,增压贡献一般小于5%;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构造挤压对流体不增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下第三系膏泥岩盖层评价.[D].孙建军.大庆石油学院.2009, 03
[2]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成藏与勘探.[M].赵孟军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   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古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储层有利区预测 [J].
丁文龙 ;
樊太亮 ;
黄晓波 ;
刘聪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 (05) :1-6
[4]   塔北隆起中西部新近纪末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J].
王延欣 ;
侯贵廷 ;
李江海 ;
潘懋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902-908
[5]   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效率及其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J].
孙永河 ;
吕延防 ;
付晓飞 ;
付广 ;
王涛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135-140+151
[6]   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增压的定量评价及超压成因分析 [J].
石万忠 ;
陈红汉 ;
何生 .
石油学报, 2007, (06) :59-65
[7]   库车坳陷克拉2气藏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J].
孙明亮 ;
柳广弟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18-21+27
[8]   库车坳陷西部构造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生烃期匹配关系探讨 [J].
万桂梅 ;
汤良杰 ;
金文正 ;
杨文静 ;
余一欣 ;
王清华 ;
彭更新 ;
雷刚林 .
地质学报, 2007, (02) :187-196
[9]   贝尔断陷布达特群泥岩盖层综合评价 [J].
康德江 ;
付广 ;
吕延防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5) :44-46+106
[10]   中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及其对成藏的贡献 [J].
吕延防 ;
付广 ;
于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42-74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