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西部构造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生烃期匹配关系探讨

被引:24
作者
万桂梅 [1 ]
汤良杰 [1 ]
金文正 [1 ]
杨文静 [2 ]
余一欣 [1 ]
王清华 [2 ]
彭更新 [2 ]
雷刚林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库车坳陷西部; 构造圈闭; 生烃期; 平衡剖面; 生长地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库车坳陷西部地质剖面分析其构造圈闭类型,利用平衡剖面和生长地层分析构造圈闭形成期次。选取大北1井和一口人工井,应用PRA公司的BasinMod1-D软件,对其进行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分析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根据构造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主要生烃期的匹配关系,认为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盐下古构造圈闭与拜城凹陷烃源岩生烃期匹配良好,形成的油气藏大部分在后期保存良好,盐上圈闭可能形成油藏,盐层内部圈闭可能形成油藏、气藏或油气藏,在较厚盐层之下的圈闭可能会形成气藏。克拉苏构造带古构造圈闭与克拉苏构造带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以及拜城凹陷的主要生油期匹配良好,可以形成良好的油气藏,但是库车组沉积末期—第四纪构造破坏严重,油气藏经受构造调整、破坏和再分配形成残余油气藏、次生油气藏,此时正处于侏罗系烃源岩生气期,可以在盐下形成大量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库车褶皱冲断带东秋里塔格位移转换构造及其演化——兼论侧断坡相关背斜构造圈闭的形成 [J].
杨明慧 ;
金之钧 ;
吕修祥 ;
孙冬胜 ;
彭更新 ;
雷刚林 .
地质学报, 2006, (03) :321-329
[2]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差异变形和分段性特征探讨 [J].
汤良杰 ;
李京昌 ;
余一欣 ;
王清华 ;
杨文静 ;
谢会文 ;
陈书平 ;
彭更新 .
地质学报, 2006, (03) :313-320
[3]   应用生烃动力学方法研究库车坳陷烃源岩生烃史 [J].
李贤庆 ;
肖贤明 ;
米敬奎 ;
肖中尧 ;
方家虎 ;
唐永春 ;
刘德汉 ;
申家贵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5) :32-36
[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油源岩有机成熟度和生烃历史 [J].
王飞宇 ;
杜治利 ;
李谦 ;
张水昌 ;
陈建平 ;
肖中尧 ;
梁狄刚 .
地球化学, 2005, (02) :136-146
[5]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其油气运聚效应 [J].
曾联波 ;
谭成轩 ;
张明利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4, (S1) :98-106
[6]   塔里木盆地多期盐构造与油气聚集 [J].
汤良杰 ;
金之钧 ;
贾承造 ;
皮学军 ;
陈书平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4, (S1) :89-97
[7]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油气运移特征 [J].
何光玉 ;
卢华复 ;
李树新 .
地质学报, 2004, (06) :848-853
[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胡剑风 ;
刘玉魁 ;
杨明慧 ;
郑多明 ;
刘虎 ;
雷刚林 ;
周厉 .
地质科学, 2004, (04) :580-588
[9]   库车前陆盆地烃源岩和烃类成熟度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梅 ;
包建平 ;
汪海 ;
张秋茶 ;
郑多明 ;
卢玉红 ;
黄龙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4) :367-378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J].
杨明慧 ;
金之钧 ;
吕修祥 ;
孙冬胜 ;
彭更新 ;
雷刚林 ;
张国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