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和棉花开花结实过程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变化

被引:16
作者
阙月美
梁振兴
韩玉珍
孟繁静
机构
[1] 北京大学农业生物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北京大学农业生物学院,北京大学农业生物学院,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冬小麦; 棉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免疫学方法检测了冬小麦和棉花开花期间雄、雌蕊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发现随雄、雌蕊的发育进程,其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逐渐增多,开花当时达高峰;冬小麦的种胚形成过程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比开花后稍有增长,籽粒在成熟时大量积累淀粉,此时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下降到最低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玉米赤霉烯酮的放射免疫分析 [J].
陈新建 ;
孟繁静 .
植物生理学报, 1990, (01) :70-76
[2]   玉米赤霉烯酮的直接酶联免疫分析 [J].
陈新建 ;
刘泓川 ;
孟繁静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5) :61-63
[3]   冬小麦越冬茎尖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J].
孟繁静 ;
阙月美 ;
韩玉珍 ;
黎洪霞 ;
王章存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8, (12) :1261-1266
[4]   油菜的玉米赤霉烯酮类似物与春化作用 [J].
韩玉珍 ;
孟繁静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4) :386+400-386
[5]   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J].
李季伦 ;
朱彤霞 ;
张篪 ;
李宝仁 ;
邓泽沛 ;
李永生 ;
孟繁静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0, (01)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