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建筑学的展望——“北京宪章”基础材料

被引:46
作者
吴良镛
机构
[1] 清华大学
关键词
建筑学; 城市规划学; 建筑师职业; 建筑教育; 国际建协; 经济时空观; 基础材料;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2 [];
学科分类号
0813 ;
摘要
<正> 1999年6月国际建协第20次大会将在北京召开,1997年6月中国建筑学会明确我为筹备这次大会的科学委员会的主席,并作大会主旨报告及起草“北京宪章”。 我认为,除推动科学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外,关键的工作有:第一,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尽可能地邀请国内外知名建筑师的一些代表参与这次大会、提交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与论文,以及组织展览和国际学生竞赛等,这方面的工作正在推进之中;第二,起草好大会主旨报告和“北京宪章”。 起草大会主旨报告和“北京宪章”是一件庄严而艰巨的准备工作,要将整个世纪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2+65 +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伊斯坦布尔之路:“人居Ⅱ”大会对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挑战 [J].
CliffHague ;
刘宛 .
国外城市规划, 1998, (02) :25-29
[2]   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下) [J].
吴良镛 .
建筑学报, 1997, (03) :30-33
[3]   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上) [J].
吴良镛 .
建筑学报, 1997, (02) :16-22+66
[4]  
人与自然关系导论[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鼎成等著, 1997
[5]  
城市发展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美]刘易斯·芒福德, 1989
[6]  
广义建筑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吴良镛 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