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敏核不育系HN5s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再君
梁承邺
戴绍均
机构
[1] 湖北农学院农学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湖北农学院农学系湖北荆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湖北荆州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 HN5s; 遗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 Co6 0 - γ辐照与 Na N3(Sodium azide)复合处理及成熟胚培养的方法 ,诱发不育性稳定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HN5 s产生可育突变体 ,通过不同突变体的自交 ,相互杂交及其与 HN5 s测交 ,并在人工控制光温条件下鉴定不育性 ,研究 HN5 s不育性的遗传。结果显示 :在人工诱变的条件下 ,HN5 s可以产生育性恢复和长日高温不育而长日低温可育两类可育突变体 ,HN5 s的不育性受两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其中一对不育基因的作用较强 ,另一不育基因的作用较弱。当作用强的不育基因突变为作用弱的不育基因时 ,光敏不育系转变为温敏不育系。推断光敏核不育性的稳定性与不育系 (或品种 )对自然诱变因素的敏感性有关。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光敏核不育系不育性不稳定的原因及选育稳定的光敏核不育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60Co-γ射线与NaN3复合处理对珍汕97A的诱变效应 [J].
张再君 ;
范树国 ;
刘林 ;
梁承邺 ;
许晖 ;
戴绍钧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2) :229-233
[2]   光敏核不育水稻短日照植株的雄性器官和育性异常 [J].
张锐 ;
薛光行 ;
宋家祥 ;
蒋希文 .
植物学报, 1999, (12) :1317-1322+1360
[3]   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突变位点的确定及pms3区间的进一步作图 [J].
梅明华 ;
陈亮 ;
章志宏 ;
李子银 ;
张启发 ;
徐才国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9, (03) :310-315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探讨 [J].
廖伏明 ;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6) :3-6
[5]   湖农5S的选育及育性转换特性的研究 [J].
马来运,戴绍钧 .
杂交水稻, 1996, (01) :3-5
[6]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R1、R2代中的雄性育性变异观察 [J].
范树国,梁承邺 .
遗传学报, 1995, (04) :293-301
[7]   提高籼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的研究 [J].
田文忠 .
遗传学报, 1994, (03) :215-221+254
[8]   光敏核不育水稻遗传研究方法的思考 [J].
孙宗修 ;
程式华 ;
斯华敏 .
遗传, 1993, (06) :35-37
[9]   水稻的感光性、感温性与光温诱导雄性不育性之间的相关研究 [J].
陈雄辉 ;
万邦惠 .
作物学报, 1993, (03) :282-287
[10]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性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J].
张晓国 ;
朱英国 .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02) :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