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突变位点的确定及pms3区间的进一步作图

被引:20
作者
梅明华
陈亮
章志宏
李子银
张启发
徐才国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水稻; 基因定位;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2 [植物基因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 5 8S系由正常晚粳品种农垦 5 8自然突变产生 .以农垦 5 8S与农垦 5 8杂交F2 为材料作RFLP分析 ,确定了原始光敏不育基因突变位点为位于第 1 2染色体上的pms3,即由正常品种农垦 5 8变为光敏不育农垦 5 8S是pms3上基因突变的结果 .还对 (农垦 5 8S× 1 5 1 4)群体做了大量的RAPD和AFLP分析 ,找到并定位了 4个与pms3连锁的标记 ,增加了该区间的分子标记密度 .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与正常品种“农垦58”在pmsl区段无育性基因分离 [J].
王风平 ;
梅明华 ;
徐才国 ;
张启发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 (10) :922-925
[2]   粳稻品种中掩盖光敏核不育性的主效恢复基因分析 [J].
梅明华 ;
李泽炳 .
作物学报, 1995, (01) :95-101
[3]   农垦58S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J].
张端品 ;
邓训安 ;
余功新 ;
林兴华 ;
谢岳峰 ;
李泽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4) :407-419
[4]   对光照长度敏感的隐性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J].
石明松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5, (02) :44-48
[5]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与应用研究[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泽炳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