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及路径

被引:34
作者
宋慧娟 [1 ,2 ]
蹇莉 [3 ]
陶恒 [4 ]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2]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
[4] 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景区带动型;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203 ;
摘要
乡村旅游将农村、农业、农民串联起来,成为扶贫开发中的重要载体。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的有效模式,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带"的功能仍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针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精准度不高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本文从空间作用机制、动力机制、受益机制三方面辅以模型进行分析,并基于模型的原理,从景区、贫困村、贫困户的角度,提出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五大实现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景区带动型”旅游扶贫开发效应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赞皇县嶂石岩村 [J].
聂学东 .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 29 (03) :83-85
[2]   精准扶贫背景下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的困境及对策——以四川省宣汉县鸡坪村为例 [J].
林巧 ;
杨启智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 (17) :84-86
[3]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 [J].
邓小海 ;
曾亮 .
当代经济管理, 2015, 37 (02) :73-77
[4]   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 [J].
唐勇 ;
张命军 ;
秦宏瑶 ;
梅燕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 (10) :1114-1117
[5]   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J].
邹再进 .
调研世界, 2006, (12) :17-20
[6]   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 [J].
蔡雄 ;
连漪 ;
程道品 ;
白丁 ;
蓝雄现 .
社会科学家, 1997, (03) :4-16
[7]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 段兆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8]  
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四川应用的实证分析[D]. 丰志美.西南交通大学 2008
[9]  
目的地依托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姚治国.安徽师范大学 2007
[10]  
边缘区与“边缘效应”[M]. 科学出版社 , 邢忠,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