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水条件下鲁中南丘陵地区产流过程研究

被引:1
作者
肖连刚 [1 ,2 ]
刘前进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临沂师范学院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植被条件; 产流过程; 丘陵地区; 鲁中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改进野外径流小区的建造方式,采用模拟人工降水试验方法对坡耕地、荒草地、金银花地及山楂林地的坡地产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坡度、降水强度和植被覆盖是影响产流的重要因素;②与坡耕地相比,存在植被覆盖的土地利用类型在产流初期存在一个预产流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2+114 +1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野外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荒草坡产流产污试验研究 [J].
孙达 ;
张妙仙 ;
吴希媛 ;
黄芳 ;
韩瑾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3) :121-123
[2]   燥红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特征——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J].
王道杰 ;
崔鹏 ;
王军 ;
朱波 ;
王玉宽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24-27
[3]   模拟暴雨下红壤坡面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J].
马琨 ;
陈欣 ;
王兆骞 .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4, (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