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燥红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特征——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被引:3
作者:
王道杰
[1
]
崔鹏
[1
]
王军
[2
]
朱波
[1
]
王玉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防治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燥红土;
土地利用类型;
人工降雨;
土壤水分变化;
土壤侵蚀特征;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5.007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云南小江流域土壤侵蚀十分严重,为揭示其侵蚀机理及探索有效治理方法,对其典型土壤——燥红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开展了人工降雨产流产沙试验,并运用水分测定仪(TRA SE 6050X 1 TDR)对土壤水分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灌草地蓄水拦沙能力最强,坡耕地(坡式梯地沿等高线开挖垄沟种植花生)次之,裸坡地最弱;同种利用类型土壤不同土层传输水分和吸收水分能力不同;在较大雨强(0.61 mm/m in)且充足降雨条件下,小江流域燥红土地表产流特征经历了以超渗产流为主、超渗产流和饱和产流同时进行、以饱和产流为主的3个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