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37
作者
张启香
方炎明
张晓平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蝴蝶兰;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2.31 [兰科植物];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通过诱导残败花梗上的休眠芽萌发,以萌发的幼叶和去茎尖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蝴蝶兰(PhalaenopsisamabilisBl.)的无菌繁殖体系,并筛选出最佳培养基组成。诱导休眠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不加任何激素的MS0培养基;原球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3.0mg·L-16 BA+0.5mg·L-1ZT+30mg·L-1柠檬酸和MS+5.0mg·L-16 BA+30mg·L-1柠檬酸+30%椰乳(CM),其中茎段的诱导效果明显优于叶片,诱导率达95%;诱导无菌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4MS+1.0mg·L-16 BA+0.1mg·L-1NAA,生根率可达79%。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激素水平对蝴蝶兰原球茎状体增殖影响 [J].
叶晓青 ;
谢东 ;
魏书 ;
李惠芬 ;
江卫华 .
江苏林业科技, 2000, (S1) :42-44
[2]   外部因子对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发生的影响 [J].
杨美纯 ;
周歧伟 ;
许鸿源 ;
卢美英 .
广西植物, 2000, (01) :42-46
[3]   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 [J].
姚洪军 ;
罗晓芳 ;
田砚亭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81-87
[4]   蝴蝶兰实生苗不同器官的离体培养 [J].
张秀清 ;
王志武 ;
刘玉敬 ;
王春英 .
植物学通报, 1996, (01) :51+54-51+54
[5]  
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曹孜义,刘国民主编, 1996
[6]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谭文澄,戴策刚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