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被引:19
作者
温志新 [1 ]
王红漫 [1 ]
陈春强 [1 ]
胡咏 [1 ]
李辉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油气疏导体系; 南部陡坡带; 泌阳凹陷; 南襄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不同地区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双河地区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及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赵凹—安棚地区主要形成成岩物性封堵、上倾尖灭及透镜状浊积砂体油气藏;下二门地区主要形成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边界大断裂附近发现少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和基岩潜山油气藏。控制该区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有古构造背景、油气疏导体系、生储盖组合等,其中,断层作为油气的疏导体系是影响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核二段未熟—低熟油勘探潜力分析 [J].
周小进 ;
吴心一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5) :457-461
[2]   圈闭成藏的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 [J].
罗群 .
石油实验地质, 1999, (03) :207-208+210
[3]   泌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分布特征与勘探方法 [J].
张永华 ;
田小敏 ;
罗家群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3) :28-30+3
[4]   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与实践——以泌阳凹陷为例 [J].
蒋恕 ;
王华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3) :273-277+266
[5]   层序地层学在泌阳凹陷隐蔽油藏预测中的应用 [J].
张明安 ;
鲜本忠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4) :395-398+402
[6]   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宋国奇 ;
肖焕钦 ;
王永诗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1) :3-10
[7]   泌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实践探索 [J].
孙耀华 ;
张永华 ;
罗涛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3) :43-44+6
[8]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J].
陈文礼 ;
林社卿 ;
杨道庆 ;
阎福旺 ;
夏东领 ;
刘桂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174-17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