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被引:13
作者
陈文礼
林社卿
杨道庆
阎福旺
夏东领
刘桂兰
机构
[1]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聚集; 断裂; 逆牵引背斜; 下二门油田; 泌阳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依据三维地震和大量钻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下二门油田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并恢复了构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历史。下二门构造是一个被后期断裂复杂化的背斜,古近纪末期的构造运动在泌阳凹陷主要表现为挤压抬升并形成凹陷的褶皱构造格局,断层则形成于新近纪末期。其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经历了3个阶段:a)廖庄期及廖庄期前沉积沉降阶段,发育低幅度的逆牵引背斜,核一—廖庄期发生早期油气缓慢充注;b)古近纪末期区域挤压隆升阶段,背斜幅度显著加大,油气快速充注形成古背斜-岩性油气藏;c)新近纪末期发生拉张断裂作用,背斜构造复杂化,古油气藏被破坏,油气沿断层调整运聚形成次生断层-岩性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7+182 +1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断陷盆地中油气运移研究方法的探讨 [J].
李明诚 .
石油实验地质, 1988, (02) :95-101
[2]   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的构造机制和成藏模式 [J].
邓涛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4) :356-360+401
[3]  
东秦岭(河南部分)新生代拉伸造山作用与盆岭伸展构造[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何明喜等著, 1995
[4]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J].
付广 ;
杨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4) :408-411+423
[5]   济阳坳陷花沟地区高含He气藏成藏分析 [J].
曹忠祥 ;
车燕 ;
李军亮 ;
李鸿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4) :395-399
[6]   伊通地堑——走滑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及演化 [J].
李献甫 ;
陈全茂 ;
张学海 ;
张春华 ;
张付生 ;
张振威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1) :19-24+30
[7]   泌阳凹陷复杂断块群油藏特征及勘探技术 [J].
林社卿 ;
李连生 ;
白振瑞 ;
宋长青 ;
朱景修 .
河南石油, 2002, (03) :12-14+1
[8]   大别山中生代构造演化:来自盆地充填记录的启示 [J].
李忠 ;
李任伟 ;
孙枢 .
地质通报, 2002, (Z2) :547-553
[9]   大别造山带北缘中生代冲积体系对源区构造的沉积响应 [J].
李双应 ;
王道轩 ;
刘因 ;
岳书仓 ;
孟庆任 ;
李任伟 ;
杨建 ;
范裕 .
地质通报, 2002, (Z2) :541-546
[10]   中央造山带几个重要地质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代序) [J].
姜春发 .
地质通报, 2002, (Z2) :45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