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行政程序的学理解读

被引:21
作者
戚建刚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行政国家; 行政程序; 程序法; 环境影响评估; 协商制定规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作为一种新的程序形态,"第三代"行政程序是为了回应行政国家的新面相———从国家为中心的行政到全球行政与国家行政并重的行政、从集权主义的"命令—控制式"行政到合作主义的"伙伴—平等式"行政以及从消极执行法律的行政到积极管理社会的行政———而兴起的。与"第一代"和"第二代"行政程序相比,虽然"第三代"行政程序并非要完全取代它们,但在程序本质、关注焦点、行政模式、规制方法、信息收集和处理、私人行动者角色等典型特征上,它都体现了自身的特色,因而超越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行政程序。在行政的真实世界里,欧盟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估程序、美国的协商制定规则程序等都可以作为"第三代"行政程序的制度原型。我国将来行政程序的法典化以及单行行政程序法或其他行政程序制度的设计也需要有效回应行政国家的新面貌,更多地注入"第三代"行政程序的元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6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规范公权力 [J].
马怀德 .
中国法学, 2012, (02) :45-53
[2]   私人参与警察任务执行的法理基础 [J].
章志远 .
法学研究, 2011, 33 (06) :96-111
[3]   论我国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典的法制基础——基于现行法律规范体系之分析 [J].
应松年 ;
王敬波 .
法商研究, 2010, 27 (04) :88-95
[4]   中国行政国家合法性的历史变迁与路径选择 [J].
郑崇明 ;
郭子平 .
湖北社会科学, 2010, (06) :34-37
[5]   中国行政程序法立法展望 [J].
应松年 .
中国法学, 2010, (02) :5-26
[6]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7]   当代行政的“民主赤字”及其克服 [J].
王锡锌 .
法商研究, 2009, 26 (01) :42-52
[8]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1) :129-148+207
[9]   中国行政法治发展进程回顾——经验与教训 [J].
姜明安 .
政法论坛, 2005, (05) :12-21
[10]   中国行政法的发展 [J].
应松年 .
政法论坛, 1998, (05)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