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反思

被引:23
作者
谷小勇 [1 ]
张巍巍 [2 ]
机构
[1] 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民合作社; 培育政策; 新型职业农民; 家庭农场;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6.03.19
中图分类号
F325 [农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工商资本农企、不重视在乡小农的新型农业职业化培育、对农民合作社扶持过度及对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定位不清等问题。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一些研究结论有失偏颇,应予以矫正。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政府应恢复工商资本农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地位,积极培育在乡小农为新型农业职业农民,消减和调整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促进种养大户规模化经营和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以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立,充分发挥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正面带动作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及方向探析——以南宁市盼台归合作社为例 [J].
秦红增 ;
韦星光 ;
陆炳亁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4) :66-71
[2]   家庭农场:主导中国现代农业的新型市场主体 [J].
郎秀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5 (06) :1-6
[3]   论家庭农场发展的条件——基于松江地区的考察 [J].
王振 ;
李凡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5 (06) :7-10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 [J].
高建中 ;
袁航 ;
李延荣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6) :28-33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及整合研究 [J].
李明贤 ;
樊英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4, 30 (03) :113-121
[6]   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J].
许晓春 ;
孟枫平 .
华东经济管理, 2014, 28 (02) :15-20
[7]   农地向企业大规模流转的隐忧及政策矫正建议 [J].
谷小勇 ;
张德元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12) :7-11
[8]   探访家庭农场 触摸现代农业——关于大冶市陈贵镇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调查 [J].
漆彩凤 ;
代雅琪 ;
李秀玲 .
农民致富之友, 2013, (22) :38-39
[9]   关于辽宁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J].
姜波 .
农业经济, 2013, (11) :9-10
[10]   安徽“谁来种地”有了新主体 [J].
安徽省联合调研组 ;
王华 .
农村工作通讯, 2013, (17)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