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非农可转量测算模型

被引:6
作者
陈亚恒 [1 ]
张利 [1 ]
张俊梅 [1 ]
刘华宾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北保定恒达土地咨询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MMCLNT; 耕地非农可转量; 卢龙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与土地稀缺性之间的不协调是土地利用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合理确定区域耕地资源可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数量具有重要价值。论文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前提下,以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为切入点,构建了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非农可转量测算模型(MMCLNT),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以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的耕地非农可转量是一数值区间,其数值取决于非农转化耕地的质量;②应用该模型得到2020年卢龙县耕地非农可转量取值范围为851.87~1 547.86 hm2。以粮食生产能力为切入点的区域耕地非农转化定量分析,为协调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50 / 4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山东省耕地非农化数量最优配置研究——基于1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张基凯 ;
吴群 ;
黄秀欣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03) :47-53+118
[2]   河南省耕地非农化规模及时空配置研究 [J].
李瑞华 ;
王锐 ;
李明秋 .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6) :65-68+72
[3]   转型期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最佳非农转化量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许恒周 ;
曲福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5) :54-58
[4]   耕地资源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以济南市为例 [J].
李宁 ;
郑新奇 .
资源科学, 2005, (06) :46-52
[5]   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资源科学, 2004, (05) :38-45
[6]   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耕地非农化有关问题分析 [J].
欧小鸥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18-21
[7]   市场经济与土地利用规划——关于规划修编思路的探讨 [J].
王万茂 ;
张颖 .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01) :9-15
[8]   中国未来耕地非农占用的数量分析 [J].
尹昌斌 .
农业技术经济, 1998, (01) :30-33
[9]   Poland [J].
Lipiec, JB ;
Krasowicz, S ;
Debicki, RA .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4, 59 (02) :38A-39A
[10]  
Land-use and population density changes in Israel—1950 to 1990: analysis of regional and local trends[J] . Maxim Shoshany,Naftaly Goldshleger. Land Use Policy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