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
被引:7
作者:
张施跃
[1
]
束龙仓
[1
]
闵星
[2
]
胡慧杰
[1
]
邹志科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遥感影像解译;
土地利用类型;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703206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影响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有土地利用类型、降水量、包气带厚度及岩性等。随着遥感影像解译技术的发展,人们能更精确地识别空间土地利用类型,从而更精确地计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并了解其空间分布。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编程技术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方法(PIRCL)。以广州市广花盆地为例,利用PIRCL法计算得到该地多年平均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为14 369万m3,该结果与水量平衡法计算得到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结果相近,相对误差约为2.4%;并且,计算得到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空间分布基本合理。与水量平衡法相比,PIRCL法计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只需区域遥感数据、区域降水量数据、对应时段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区域水文地质参数,不需要计算地下水其他的补给、排泄项,可以省略大量的工作量,且方便编程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860 / 86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