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显性核不育恢复性遗传的理论探讨

被引:18
作者
刘定富
机构
[1] 湖北农学院农学系荆州
关键词
显性核不育; 可育株; 不育株; 恢复系; 恢复性; 植物;
D O I
10.16288/j.yczz.1992.06.01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据统计,迄今为止已至少在20个属22个种中发现了由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这些种包括小麦”,水稻、谷子、陆地棉、海岛棉、甘蓝型油菜、大白菜、亚麻、莴苣、马铃薯、胡萝卜、大麦、蚕豆、玉米、红三叶草、红胡麻草、锦紫苏、菜豆、长叶车前草,牛至、女子望角莴苣和Limnanthes douglasii。显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Genetical analysis of male-sterility in carrots, Daucus carota L[J] . O. Banga,J. Petiet,J. L. Bennekom.Euphytica . 1964 (1)
[12]  
Weaver: 1979. Bowman, D. T. and J. B. Crop Science .
[13]  
Fisher: 1964. Allison, D. C. and W. D. Crop Science .
[14]  
Crowe: 1952. Lewis, D. and L. K. Heredity .
[15]   谷子(Setaria italica)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 [J].
胡洪凯 ;
马尚耀 ;
石艳华 .
作物学报, 1986, (02) :73-78+147
[16]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规律探讨及其应用 [J].
李树林 ;
钱玉秀 ;
吴志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85, (02) :1-12
[17]   谷子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的发现与利用 [J].
胡洪凯 ;
马尚耀 ;
石艳华 .
遗传, 1985, (03) :4-4
[18]   几个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遗传分析 [J].
杨亚东 .
遗传, 1982, (01) :18-20+51
[19]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与利用——太谷不育小麦鉴定总结 [J].
邓景扬 ;
高忠丽 .
作物学报, 1980, (02) :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