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大学生"低头族"即手机依赖现状及其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低头族"现状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自编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信息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及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手机依赖率达58.4%,100%的调查对象表示曾在课堂使用手机,选修课(73.18%)与非专业性必修课(56.90%)成为学生最容易在课堂使用手机的课程,大学生手机使用最主要的功能为在线聊天(77.78%);②手机依赖在不同性别、年级、民族、家庭所在地等分组中得分无差异,不同手机拥有年限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失控性维度、低效性维度与手机依赖总体得分(F=4.77,2.94,4.11;P<0.05)存在差异,每天不同手机使用时间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失控性维度、戒断性维度和手依赖总体得分(F=8.89,3.84,6.26;P<0.01)存在差异;③社会适应能力越低的大学生在戒断性、失控性、逃避性及手机依赖总体得分越高(F=35.18,7.01,24.97,23.87;P<0.01),大学生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环境适应、未来适应及总体社会适应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318,-0.203,-0.306,-0.277,-0.246,-0.370;P<0.01)。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率较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学习适应、环境适应与心理适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有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