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因素混合设计和眼动追踪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面孔识别

被引:15
作者
王广帅
陈靓影
张坤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情绪面孔; 眼动追踪; 加工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94 [儿童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普遍存在情绪面孔识别和理解的缺陷,是导致其社交/沟通障碍的核心来源.本研究选取了82名年龄在2~7岁的儿童,包括自闭症(ASD)儿童31名,典型发展(TD)儿童51名,基于多重因素混合设计实验,探索影响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的主要因素及其交互作用;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分析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的注视特征及加工模式,以及其对情绪面孔识别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类型、表情类别及表情强度对识别正确率具有主效应,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并共同影响ASD儿童的情绪面孔识别能力;同时情绪面孔识别正确率及反应时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ASD儿童对动态表情的识别能力显著优于2D和3D静态表情,具有动态加工优势.与TD儿童相比,ASD儿童存在特异性情绪面孔加工方式,对面孔区域的平均注视点及注视时间偏低,并且多关注嘴部及无关背景信息、较少注视眼睛等特征区域,倾向于局部特征加工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表情材料、表情类别、表情强度及被试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共同作用并影响ASD儿童的情绪面孔识别能力,并且具有动态加工和嘴部注视的优势效应;动态表情更符合真实生活情境,可以作为情绪面孔识别干预的有效训练材料;特异性的面孔加工方式及眼动特征有助于理解ASD儿童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并可以辅助ASD儿童的早期识别.
引用
收藏
页码:3204 / 32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面部表情敏感性缺陷:任务性质的影响与干预启示 [J].
杨洁敏 ;
黄杏 ;
邵智 ;
袁加锦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7, 47 (04) :443-452
[2]  
面部表情的类别知觉及其个体差异[J]. 邱方晖,罗跃嘉,贾世伟.心理科学进展. 2015(06)
[3]   面部表情识别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作用 [J].
刘宏艳 ;
葛列众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3) :413-417
[4]   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加工的比较:来自眼动的证据 [J].
李文辉 ;
刘丽莎 ;
吕博 ;
李婵 ;
蒋重清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5) :700-702
[5]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及情绪表情注意方式[J]. 马伟娜,朱蓓蓓.心理学报. 2014(04)
[6]  
情绪加工的脑时空动态机制(英文)[J]. 罗倩,彭聃龄,刘宏艳.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7]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面部表情认知特征研究进展 [J].
郭嘉 ;
静进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 4 (06) :543-547
[8]  
Executive function predicts theory of mind but not social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 Evangelia-Chrysanthi Kouklari,Stella Tsermentseli,Bonnie Auyeung.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 2018
[9]  
Neural processing of fearful and happy facial expressions during emotion-relevant and emotion-irrelevant tasks: A fixation-to-feature approach[J] . Karly N. Neath-Tavares,Roxane J. Itier.Biological Psychology . 2016
[10]  
Estimated Prevalence of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Following Questionnaire Changes in the 2014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J] . Zablotsky Benjamin,Black Lindsey I,Maenner Matthew J,Schieve Laura A,Blumberg Stephen J.National health statistics reports . 2015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