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季台湾海峡上升流海域悬浮颗粒物粒径谱分析

被引:3
作者
叶翔 [1 ]
李炎 [1 ]
黄邦钦 [1 ]
胡毅 [2 ]
陈坚 [2 ]
机构
[1]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粒径谱; 营养转换效率; 上升流; 激光粒度仪; 台湾海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4年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现场激光粒度仪剖面测量数据,运用海洋食物链的粒径谱理论,分析了悬浮颗粒物的Sheldon谱图和正态化谱图的剖面分布精细结构。横跨台湾海峡沿岸及浅滩外斜上升流的A和B两断面Sheldon粒径谱类型相近,正态化谱图的斜率r的范围从-0.79到-0.65,在明显高于寡营养海域的水平上波动。斜率r的高值带或高变幅带,在上升流系高叶绿素带及叶绿素最大层的周边或前端的呈斑状分布。海洋食物链的粒径谱分析结果支持关于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生态系高生产力、短食物链和高营养转换效率的宏观认识,并深化对营养转换效率分布精细结构的了解。现场激光粒度仪可发展为探索海洋食物链时空分布精细结构的常备传感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台湾海峡南部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及其生产力附视频 [J].
曾祥波 ;
黄邦钦 .
台湾海峡, 2006, (01) :1-9
[2]   南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及其应用 [J].
邓可 ;
张志南 ;
黄勇 ;
于子山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127-132
[3]   利用LISST观测絮凝体粒径、有效密度和沉速的垂线分布 [J].
程江 ;
何青 ;
王元叶 .
泥沙研究, 2005, (01) :33-39
[4]   东、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研究 [J].
林岿璇 ;
张志南 ;
王睿照 .
生态学报, 2004, (02) :241-245
[5]   海洋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研究 [J].
王睿照 ;
张志南 .
海洋湖沼通报, 2003, (04) :61-68
[6]   粒径谱理论在海洋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J].
王新刚 ;
孙松 .
海洋科学, 2002, (04) :36-39
[7]   太平洋表层水某些生物海洋学要素和颗粒谱的分布规律研究 [J].
王荣 ;
林雅蓉 ;
刘孝贤 .
海洋与湖沼, 1988, (06) :505-517
[8]  
Y.C. Agrawal,H.C. Pottsmith.Instruments for particle size and settling velocity observations in sediment transport[J].Marine Geology,2000(1)
[9]  
Size spectra of benthic biomass and metabolism[J].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1985
[10]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organic carbon in mixed, frontal and stratified waters of the English Channel[J].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