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大鼠模型瘀血出血改变与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彭欣 [1 ]
宋月芹 [2 ]
张增敏 [1 ]
周苏宁 [1 ]
秦林 [1 ]
李辉 [1 ]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2]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保健科
关键词
贫血; 瘀血; 出血; 动物模型; 大鼠; 贫血机制;
D O I
10.16294/j.cnki.1007-659x.2006.03.025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采用注射APH致贫血造模方法,对照观察正常与造模后青、老年大鼠的血常规、血液流变学以及出、凝血时间等情况,探讨贫血模型的瘀血、出血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结果:贫血青年与老年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以及出、凝血时间,足底微循环等均较同龄正常大鼠有明显异常。表现为WBV(高、中、低切值)、PV或WBRV(高、低切值),以及EI和IR均有明显升高;足底微循环显著障碍;而出、凝血时间明显延长(P<0.01或P<0.05)。脏器组织均可见缺血损伤、瘀血、出血的病理改变。结论:贫血模型的瘀血、出血反应,与伴有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关。此研究可为“补血调血”治法提供一定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试论四物汤血虚证与贫血症的关系 [J].
秦林 ;
刘更生 ;
宋月芹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02) :48-49+58
[2]   血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关系及辨治 [J].
俞亚琴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 (01) :17-18
[3]   养血妇康颗粒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曹舫 ;
吴古生 ;
刘传镐 ;
赵进 ;
吴捷 .
中国药房, 2002, (08) :17-18
[4]   血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 [J].
何东初 ;
黎明辉 ;
梁毅 ;
欧敏 ;
潘杨 ;
方邦江 ;
陈如泉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06) :473-476
[5]   开心散对老龄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J].
卞慧敏 ;
龚婕宁 ;
俞晶华 ;
陆跃鸣 .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 (03) :40-42
[6]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68例临床分析 [J].
郑以州 ;
张媛 ;
徐肇明 ;
储榆林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7, (06) :44-46
[7]   针刺“涌泉”穴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J].
祝捷 ;
余曙光 ;
赵纪岚 ;
王宗勤 ;
魏焦禄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2) :40-41+57
[8]   血瘀证动物模型制作的回顾与展望 [J].
张文宏,查良伦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 (03) :184-186
[9]   四种证候模型的微循环研究 [J].
丁钰熊 ;
顾永奋 ;
龙楚瑜 .
中国医药学报, 1988, (06) :12-14+76
[10]   血液病血虚患者74例甲皱微循环初步观察 [J].
邓成珊 ;
周霭祥 ;
杨经敏 .
中国医药学报, 1987, (0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