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贫血大鼠模型瘀血出血改变与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彭欣
[1
]
宋月芹
[2
]
张增敏
[1
]
周苏宁
[1
]
秦林
[1
]
李辉
[1
]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2]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保健科
来源:
关键词:
贫血;
瘀血;
出血;
动物模型;
大鼠;
贫血机制;
D O I:
10.16294/j.cnki.1007-659x.2006.03.025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采用注射APH致贫血造模方法,对照观察正常与造模后青、老年大鼠的血常规、血液流变学以及出、凝血时间等情况,探讨贫血模型的瘀血、出血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结果:贫血青年与老年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以及出、凝血时间,足底微循环等均较同龄正常大鼠有明显异常。表现为WBV(高、中、低切值)、PV或WBRV(高、低切值),以及EI和IR均有明显升高;足底微循环显著障碍;而出、凝血时间明显延长(P<0.01或P<0.05)。脏器组织均可见缺血损伤、瘀血、出血的病理改变。结论:贫血模型的瘀血、出血反应,与伴有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关。此研究可为“补血调血”治法提供一定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3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