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观测能力、群分效应和行业工资差距:行业分割视角

被引:9
作者
田柳 [1 ]
周云波 [2 ]
沈扬扬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不可观测能力; 群分效应; 行业工资差距; 平均处理效应;
D O I
10.19985/j.cnki.cassjwe.2018.12.006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可观测特征、工作条件相似的劳动者仅仅因为进入不同行业就会获得显著不同的工资报酬,本文试图从行业分割的视角分析这一问题。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存在系统的差别,因为不可观测能力异质性的存在,个体理性决策使得不可观测技能接近的劳动者聚集在相同行业,不同行业间的劳动者处于隔离状态。这种行业分割和行业工资水平的分化本质上是由群分效应引起的,而且群分效应与个体的自选择效应形成联动机制,进一步扩大行业工资差距。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城镇数据,并采用平均处理效应估计方法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控制其他可观测变量后不可观测能力基本可以全部解释行业工资溢价。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20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城镇地区的技术进步与行业工资差距——基于微观数据层面的测算和影响效应分析 [J].
田柳 ;
周云波 .
产业经济研究, 2018, (01) :39-51
[2]   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技术溢出与行业收入差距演变——对U型假说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 [J].
周云波 ;
田柳 ;
陈岑 .
管理世界, 2017, (11) :35-49
[3]   重点高中带来的工资溢价:来自大学生就业调查的证据 [J].
吴斌珍 ;
赵心妤 ;
钟笑寒 .
世界经济, 2016, 39 (02) :142-166
[4]   父母政治资本如何影响子女工资溢价:“拼爹”还是“拼搏”? [J].
谭远发 .
管理世界, 2015, (03) :22-33
[5]   基于双胞胎数据的教育收益率估计 [J].
孙志军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3) :1001-1020
[7]   异质性要素回报、随机冲击与残差收入不平等 [J].
徐舒 ;
朱南苗 .
经济研究, 2011, 46 (08) :92-105
[8]   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 [J].
陈钊 ;
万广华 ;
陆铭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3) :65-76+221
[9]   谁进入了高收入行业?——关系、户籍与生产率的作用 [J].
陈钊 ;
陆铭 ;
佐藤宏 .
经济研究, 2009, 44 (10) :121-132
[10]   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 [J].
王海港 ;
黄少安 ;
李琴 ;
罗凤金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128-13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