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006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10
作者
孙自镛
陈静
朱旭慧
张蓓
李丽
杜鹏超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血液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以商用培养基及仪器培养血液标本;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1998年1月2006年5月血培养分离菌196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72株(59.7%),革兰阴性菌661株(33.7%),真菌130株(6.6%)。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比例分别为12.4%(145/1172)和64.5%(756/117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比例为12.4%(18/145)。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88.9%,52.8%;88.9%,32.5%;68.8%,0%;61.5%,1.9%;55.5%,5%;38.9%,11.2%。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73.4%,485/661),其次为非发酵菌(23.8%,157/66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流行率分别为37.3%(90/241)和50.7%(38/75),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2%和17.9%。检出1株美罗培南耐药的不动杆菌。结论血培养分离菌菌种分布广泛,且耐药现象严重,加强感染检测有助于提高血流感染诊疗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736 / 7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类型的研究 [J].
简翠 ;
孙自镛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 (03) :154-156
[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致血行感染的相关研究 [J].
徐雅萍 ;
罗燕萍 ;
周光 ;
李连赞 ;
付小红 ;
唐玲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02) :224-226+182
[3]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J].
顾敏贞 ;
袁学伟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5, (04) :648-649
[4]   1995~2001年上海地区部分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J].
李光辉 ;
朱德妹 ;
张婴元 ;
汪复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06) :691-696
[5]   湖北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 [J].
申正义 ;
孙自镛 ;
王洪波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 (05) :263-267
[6]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的某些进展 [J].
徐修礼 ;
刘家云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2, (02) :83-84+86
[7]   Severe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 population-based assessment [J].
Laupland, KB ;
Gregson, DB ;
Zygun, DA ;
Doig, CJ ;
Mortis, G ;
Church, DL .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4, 32 (04) :992-997
[8]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叶应妩;王毓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