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三维城市热环境模拟

被引:12
作者
王咏薇 [1 ,2 ]
任侠 [1 ,2 ]
翟雪飞 [1 ,2 ]
刘寿东 [1 ]
王成刚 [2 ]
机构
[1] 耶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关键词
WRF模式; 城市冠层结构; 三维热岛; 复杂下垫面;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10608002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运用WRF模式,选取考虑城市冠层结构(UCM算例)及不考虑城市冠层(NOUCM算例)两种城市下垫面参数化方案,对南京2010年夏季晴天小风典型天气条件下的城市热环境以及不同下垫面的边界层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UCM方案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其中2 m气温的模拟有较大的改进,模拟结果明显高于NOUCM方案,与观测更为吻合,同时更好地模拟出了冠层建筑物对于近地层风速的拖曳,10 m风速的模拟有非常明显地提高。2)UCM方案较好地模拟出了城市的三维热岛分布。由于建筑物地表对辐射的截留,白天14时(北京时间,下同)热岛较强,地面2 m高度处热岛范围较大,热岛面积大约为120 km2,强度为2℃。同时建筑物的存在使得城市湍流动能更大,向上的垂直扩散增加,距地面20 m时,依然能看出明显的热岛效应,热岛强度为1.5℃。距地面55 m处,UCM模拟所得的热岛范围缩小,热岛强度为1.1℃。UCM模拟所得的白天地表热量的扩散影响可达143 m,02:00 2 m处热岛最强为2℃,热岛影响也可达70 m以上。3)不同下垫面呈现出了不同的边界层特征,城市冠层结构对周边下垫面边界层结构存在程度不等的影响,14:00城市区域的湍流混合更强,城市边界层高度升高100 m左右,02:00,城市冠层结构的存在,导致近郊庄稼下垫面及紫金山植被下垫面的稳定逆温层结明显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525 / 5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南京地区下垫面变化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叶丽梅 ;
江志红 ;
霍飞 .
大气科学学报, 2014, 37 (05) :642-652
[2]   近十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变化及其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 [J].
董良鹏 ;
江志红 ;
沈素红 .
大气科学学报, 2014, 37 (02) :146-154
[3]   城市发展对区域气象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以苏州为例 [J].
宋迅殊 ;
陈燕 ;
张宁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1) :51-59
[4]   WRF/UCM在广州高温天气及城市热岛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J].
蒙伟光 ;
张艳霞 ;
李江南 ;
林文实 ;
戴光丰 ;
李昊睿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3) :273-282
[5]   城市气象与边界层数值模拟研究 [J].
蒋维楣 ;
苗世光 ;
张宁 ;
刘红年 ;
胡非 ;
李磊 ;
王咏薇 ;
王成刚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5) :463-473
[6]   城市化对深圳气温变化的贡献 [J].
司鹏 ;
李庆祥 ;
李伟 ;
殷红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1) :110-116
[7]   多层城市冠层模式的建立及数值试验研究 [J].
王咏薇 ;
蒋维楣 .
气象学报, 2009, 67 (06) :1013-1024
[8]   南京地区城市冠层效应的模拟试验研究 [J].
宋静 ;
汤剑平 ;
孙鉴泞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6) :779-789
[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热环境研究 [J].
倪敏莉 ;
申双和 ;
张佳华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5) :711-715
[10]   利用ASTER数据反演南京城市地表温度 [J].
赵小艳 ;
申双和 ;
杨沈斌 ;
赵小平 ;
周强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1) :1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