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渐新世晚期多物源充填特征

被引:14
作者
刘震 [1 ]
张功成 [2 ]
吕睿 [1 ]
沈怀磊 [2 ]
郭瑞 [2 ]
田继先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海油研究总院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地震速度岩性分析; 地震相; 沉积相; 多物源充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单井相、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渐新世晚期沉积体系特征。研究认为白云凹陷从渐新世晚期开始发生海进,海水可能由东部进入,由东向西发生海进。珠海层序内的主要沉积体系域都表现出一致的多物源充填特征,凹陷东北部(BY1-2附近)发育向南推进的大型S型前积,在凹陷南部发育由西向北东推进的大型S型前积,在凹陷北西部(BY1-1井及其以西地区)发育两个向南推进的中型帚状前积。根据地震速度提取并定量转换出的砂岩指数平面分布图,发现在凹陷东部、北部、西部角、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存在相对高含砂带。综合分析认为在低位体系域发育3大水系,即北部水系(河流—扇三角洲)、南部水系(扇三角洲)和东部水系(扇三角洲);高位体系域沉积期发育两大水系,即北部水系(河道—三角洲)和西部水系(三角洲—扇三角洲)。多物源充填特征表明整个渐新世晚期的沉积环境很可能为局限海环境。白云凹陷番禺低凸起南部缓坡带扇三角洲前缘和凹陷西部长轴方向三角洲体系有很重要的勘探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00 / 90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扇特征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J].
王存武 ;
陈红汉 ;
陈长民 ;
庞雄 ;
施和生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2) :247-252+266
[2]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海组浅海三角洲沉积特征 [J].
柳保军 ;
申俊 ;
庞雄 ;
何敏 ;
连世勇 ;
屈亮 .
石油学报, 2007, (02) :49-56+61
[3]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庞雄 ;
陈长民 ;
彭大钧 ;
朱明 ;
舒誉 ;
何敏 ;
申俊 ;
柳保军 .
地学前缘, 2007, (01) :220-229
[4]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特征与控制因素 [J].
彭大钧 ;
庞雄 ;
陈长民 ;
朱明 ;
黄先律 ;
舒誉 .
沉积学报, 2006, (01) :10-18
[5]   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响应 [J].
庞雄 ;
陈长民 ;
施和生 ;
舒誉 ;
邵磊 ;
何敏 ;
申俊 .
地学前缘, 2005, (03) :167-177
[6]   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扇系统的发现 [J].
彭大钧 ;
陈长民 ;
庞雄 ;
朱明 ;
杨飞 .
石油学报, 2004, (05) :17-23
[7]   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地震速度—岩性预测模型研究 [J].
刘震 ;
高先志 ;
曾洪流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3, (04) :25-34
[8]   陆相断陷盆地地震相解释专家系统 [J].
刘震 ;
张万选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2, (02) :261-269+304
[9]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M].龚再升;李思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10]  
层序地层框架与油气勘探.[M].刘震;吴因业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