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级与文化再生产——不同社会阶级家长的社会资本对文化再生产之结构化影响及其因应之道

被引:18
作者
姜添辉 [1 ]
周倩 [2 ]
机构
[1] 希腊克里特大学
[2] 郑州大学教育系
关键词
文化再生产;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社会阶级; 教育公平;
D O I
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17.01.002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教育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化再生产理论主张,习性影响学童的学习表现,文化资本是发展习性的基础,经济资本是转化文化资本的条件,如此教育成就与社会阶层紧密构成结构化形态。由于社会网络流通有用的讯息,所以如果劳工阶级家长建构适切的社会网络,便可获得正确的教育讯息,以采取适切的教育行动,提升子女的学习表现,进而脱离经济资本不足的结构化限制。基于此种关联性,文章剖析社会网络形态与社会阶层的关联性,并指出封闭性与开放性社会网络存在互补特征,但是中上阶级家长的主动作为使他们能同时拥有这两种形态的社会网络,因而强化既有文化资本的优势。相反的,劳工阶级家长的交往对象往往局限于劳工,此种封闭性网络难以流通有用的教育讯息,致使无法发挥社会资本在教育行动的辅助功能。此种差异衔接结构化的文化再生产现象,为削弱这种结构化社会控制,学校应主动与劳工阶级家长建构开放性社会网络,提供适切的教育讯息,进而提升其子女的教育成就,落实教育均等之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