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的植被特征与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罗红波 [1 ,2 ]
魏兴琥 [1 ]
李森 [1 ]
王金华 [1 ,2 ]
王明刚 [1 ,2 ]
机构
[1] 佛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2]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粤北; 石漠化; 植被特征; 物种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5 [岩溶(喀斯特)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为了确定石漠化对植被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选择英德市岩背镇等地为研究样地,系统地调查了不同石漠化程度的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石灰岩植被的生境向旱生化和岩生化发展,植物群落结构越来越趋于简单。植被盖度从轻度石漠化土地94.65%,降低到极重度石漠化的12.14%以下;现存生物量也随着石漠化过程显著降低。同时,石漠化造成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从轻度石漠化到极重度石漠化,丰富度指数从1.61降到0.36,除从中度到重度石漠化阶段,丰富度指数都呈显著性下降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从轻度到中度、极重度显著下降;而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植被退化是石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1+324 +3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过程及防治研究[D]. 王德炉.南京林业大学 2003
[2]  
Vegetation distributionin Nai man,Inner Mongolia,China. Toshiya Ohkuro,et al. The CER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the Roleof Remote Sensing for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Aridand Semi-Arid Regions . 1997
[3]  
广东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编著, 1976
[4]  
植被生态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宋永昌著, 2001
[5]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内动力作用机制 [J].
张殿发 ;
王世杰 ;
周德全 ;
李瑞玲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4) :1-5
[6]   喀斯特石漠化的驱动因子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J].
蓝安军 ;
熊康宁 ;
安裕伦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6) :19-23
[7]   贵州石漠化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模式 [J].
周政贤 ;
毛志忠 ;
喻理飞 ;
丁贵杰 ;
谢双喜 ;
聂朝俊 ;
陈则群 .
贵州科学, 2002, (01) :1-6
[8]   人为干扰与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及评价研究 [J].
喻理飞 ;
朱守谦 ;
叶镜中 ;
魏鲁明 ;
陈正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29-532
[9]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
王世杰 .
中国岩溶, 2002, (02) :31-35
[10]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石漠化过程 [J].
孙艳丽 ;
况明生 ;
张远嘱 ;
吴威 ;
魏秉铎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80-83